文學作品植入廣告引爭議 |
發(fā)布時間:2014-02-12() 來源:一度盛行于影視界的廣告植入風潮,,近年來正在向文學領域挺進。如石康在其作品《奮斗烏托邦》中植入3個品牌廣告,,為他帶來百萬元收入,;暢銷小說《藏地密碼》曾以書簽的形式“嵌入”3幅廣告;一本名為《踢踢兜麗江之戀》的書更是將植入廣告做到了極致,,女主人公“踢踢兜”就是服飾品牌TTDOU的諧音,。圍繞在文學作品中植入廣告這一現(xiàn)象,近日記者采訪了相關企業(yè),、出版社和作家,,對這一新鮮事他們做出了自己的評判,可謂正反兩方 作者: 閱讀:57 |
|
|
名人出書“淺規(guī)則”被揭秘 |
發(fā)布時間:2014-01-22() 來源:剛剛公布的開卷圖書市場調(diào)研數(shù)據(jù)表明:5%的暢銷書,,可以占據(jù)約60%的市場份額,。在圖書市場不景氣的情況下,2014年,,成龍,、周立波、潘石屹等名人圖書被各家出版社力捧,,因為“名人”就是暢銷的保證,。 作者: 閱讀:81 |
|
|
大數(shù)據(jù)時代如何發(fā)揮報紙評論優(yōu)勢 |
發(fā)布時間:2014-01-06() 來源:在所謂“大數(shù)據(jù)時代”的直面沖擊下,今天的報紙已經(jīng)越來越像信息產(chǎn)業(yè),。盡管數(shù)字化轉(zhuǎn)型已是大勢所趨,,但是,這絕不意味著報紙將喪失它的言論性,。恰恰相反,,報紙這樣的傳統(tǒng)媒體如果能在當下這個信息快餐化時代,牢牢把握住“評論”的水準,,以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沉淀和積累,,以及日復一日滴水穿石造就的品牌效應,面對當今紛至沓來的各種社會現(xiàn)象,、經(jīng)濟行為不斷地發(fā)出自己強有力的聲音 作者: 閱讀:61 |
|
|
文字稿酬標準上調(diào):能否一刀切 |
發(fā)布時間:2013-10-31() 來源:國家版權局9月23日發(fā)布了《使用文字作品支付報酬辦法(修訂征求意見稿)》,,并向社會廣泛征求意見�,!掇k法》中擬將原創(chuàng)文字作品的基本稿酬標準由1999年規(guī)定的每千字30~100元提高到100~500元,;原創(chuàng)作品的版稅率由3%~10%提高到5%~15%。一石激起千層浪,,社會各界就此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作者: 閱讀:55 |
|
|
《敦煌石窟研究導論》出版印刷項目招標公告 |
發(fā)布時間:2024-04-26() 來源: 作者: 閱讀:86 |
甘肅文化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敦煌石窟研究導論》出版印刷項目因故流標,,現(xiàn)重新公開招標,,歡迎符合資質(zhì)條件的投標人前來參加。 |
|
《敦煌石窟研究導論》出版印刷項目招標公告 |
發(fā)布時間:2024-04-26() 來源: 作者: 閱讀:502 |
甘肅文化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敦煌石窟研究導論》出版印刷項目因故流標,,現(xiàn)重新公開招標,,歡迎符合資質(zhì)條件的投標人前來參加。 |
|
《敦煌石窟研究導論》出版印刷項目招標公告 |
發(fā)布時間:2024-04-22() 來源: 作者: 閱讀:496 |
甘肅文化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對《敦煌石窟研究導論》出版印刷項目以公開招標的方式進行招標,,歡迎符合資質(zhì)條件的投標人前來參加,。 |
|
《敦煌石窟研究導論》出版印刷項目招標公告 |
發(fā)布時間:2024-04-22() 來源: 作者: 閱讀:81 |
甘肅文化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對《敦煌石窟研究導論》出版印刷項目以公開招標的方式進行招標,歡迎符合資質(zhì)條件的投標人前來參加,。 |
|
敦煌石窟中的歸義軍歷史——莫高窟第156窟研究(石窟考古專題叢書) |
發(fā)布時間:2022-08-26() 來源: 作者:沙武田 閱讀:93 |
本書為“石窟考古專題叢書”之一,,是集中研究敦煌莫高窟第156窟的學術專著。莫高窟第156窟是歸義軍首任節(jié)度使張議潮的功德窟,,也是歸義軍歷史中的標志性洞窟,,因此有重要的研究意義和價值。全書從洞窟營建史再探,、彩塑主尊身份考,、敦煌石窟歸義軍首任都僧統(tǒng)洪辯供養(yǎng)像考、供養(yǎng)人畫像研究等方面對莫高窟第156窟的保存現(xiàn)狀及洞窟各壁圖像進行了綜合研究,,對張氏歸 |
|
歸義軍時期吐蕃遺民家窟——敦煌莫高窟第9窟研究(石窟考古專題叢書) |
發(fā)布時間:2022-08-26() 來源: 作者:魏健鵬 著 閱讀:266 |
本書為“石窟考古專題叢書”之一,,是集中研究敦煌石窟第9窟的學術著作。莫高窟第9窟營建于晚唐張氏歸義軍政權后期,,是敦煌壁畫繪制傳統(tǒng)由中晚唐向五代宋過渡的原創(chuàng)性洞窟,。全書從洞窟遺存保存狀況、洞窟各壁圖像內(nèi)容分析,、洞窟壁畫中的吐蕃與粟特因素分析,、洞窟營建者身份探討、 |
|
中原東部唐代佛堂形組合式造像塔調(diào)查(石窟考古專題叢書) |
發(fā)布時間:2022-08-26() 來源: 作者:朱己祥 閱讀:109 |
本書是集中研究唐高宗,、武則天和玄宗時期流行于中原東部的佛堂形組合式造像塔的學術著作,。作者搜集、整理了河北,、北京,、山東、河南等地已知的108座佛堂形組合式造像塔(含散石)資料,,并按省份依次對所有造像塔進行編號,,逐一闡述其研究現(xiàn)狀、構件及其圖像,、銘文等內(nèi)容,。書稿中配有大量實物照片,圖文并茂,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 |
|
《嘉峪關金石校釋》 |
發(fā)布時間:2016-04-08() 來源: 作者:主編 鄭亞軍 作者 吳景山 閱讀:409 |
|
|
“絲綢之路金石叢書”(全30冊) |
發(fā)布時間:2015-11-06() 來源: 作者: 閱讀:215 |
“絲綢之路金石叢書”(全30冊)對遠古時期至新中國成立前的絲綢之路民間金石文獻作地毯式整理,制作影印金石拓片,,同時對現(xiàn)有金石文字進行點�,?坚專状稳轿凰鸭�,、整理,、搶救了絲綢之路金石文獻,為絲綢之路研究提供原始可信的基礎史料,。 |
金石文獻史料學碑刻石刻金刻甘肅歷史
|
”紙上博物館“ |《中國文物小叢書》(全30冊) |
發(fā)布時間:2015-04-16() 來源: 作者: 閱讀:329 |
2015年春天,,甘肅文化出版社溫情呈現(xiàn)文物研究大家朱啟新先生主編的《中國文物小叢書》,全套共十個分冊,, 即《書法》《繪畫》《陶器》《瓷器》《石器》《漆器》《青銅器》《玉器》《璽印》和《金銀器》,。 這是一套“普及讀物”,目的是將那些通常呈現(xiàn)在專業(yè)書刊的關于中國文物的知識,,或者在學者眼中的“常識”,, 尋找適宜的點,選擇典型的面,,運用通俗的文字,,趨避冷僻的術語和概念, 介紹給喜歡中國文化的大眾,,成為讀者了解中國文化某一面相的指南和津梁,, 進而將這類知識轉(zhuǎn)化為常識,沉淀為自身的文化底色,。 |
歷史讀物考古文物大眾收藏閱讀
|
“絲綢之路金石叢書”(全30冊) |
發(fā)布時間:2015-04-16() 來源: 作者: 閱讀:575 |
“絲綢之路金石叢書”(全30冊)對遠古時期至新中國成立前的絲綢之路民間金石文獻作地毯式整理,,制作影印金石拓片,同時對現(xiàn)有金石文字進行點�,?坚�,,首次全方位搜集、整理,、搶救了絲綢之路金石文獻,,為絲綢之路研究提供原始可信的基礎史料。全叢書所輯金石文獻,,涉及絲路沿線各地歷史時期的政治經(jīng)濟,、典章制度、文化生活,、民族融合等方面,,各冊內(nèi)容囊括金石碑銘拓片、文字點校、文字考釋,、按語說明四大板塊,,逐一對各個金石文獻進行采錄考證。 |
一帶一路金石碑銘絲綢之路吳景山金石校釋
|
甘肅省出版《中國金石總錄》填補全國古籍數(shù)字化領域空白 |
發(fā)布時間:2014-12-17() 來源: 作者: 閱讀:175 |
由甘肅省古籍文獻整理編譯中心牽頭,,歷時四年編纂出版的《中國金石總錄》的出版是一項全國古籍數(shù)字化整理研究的重大成果,,填補了我國古籍整理研究和出版領域的空白。 |
金石古籍整理甘肅古籍數(shù)字化出版
|
《鑒石集粹話洮硯》出版發(fā)行 |
發(fā)布時間:2014-09-17() 來源: 作者:車建軍 閱讀:134 |
洮硯是中國三大名硯之一,,本書抓住了洮硯鑒賞和收藏中的核心要素——石料及制作工藝,,舉凡石品、石色,、石膘,,皆有圖錄與解讀,并著力于洮硯雕刻技藝,、制作風格的梳理,,為硯師列傳,為硯作存照,,選擇之間,,出于公心,蔚為大觀,。 |
洮硯鑒賞洮硯收藏洮硯歷史洮硯工藝洮硯名作
|
《臨夏州史話》 |
發(fā)布時間:2014-06-18() 來源: 作者: 閱讀:120 |
臨夏地處青藏高原與黃土高原的過渡地帶,是中原農(nóng)區(qū)與西部牧區(qū)的結(jié)合部,。早在秦漢時期設縣置州,古稱枹罕,后改河州、導河,。曾是古絲綢之路南道要沖,、唐蕃古道重鎮(zhèn)、茶馬互市中心,,素有西部“旱碼頭”的美譽,,是黃河流域文明的發(fā)祥地之一。在這里,,以馬家窯文化為代表的各類文化遺址眾多,,是我國新石器文化最集中、考古發(fā)掘最多的地區(qū)之一,,被譽為“中國彩陶之鄉(xiāng)”,。這里旅游資源富集,全州共有各類旅游景區(qū),、景點107處,“黃河三峽”雄壯秀麗,,松鳴巖風光旖旎。 |
|
《文物基礎知識讀本叢書》 |
發(fā)布時間:2014-06-18() 來源: 作者: 閱讀:122 |
中國文物豐富多彩,、博大精深,,是青少年了解中國歷史文化、體驗古人生活、領悟古代智慧最直觀,、最生動的媒介,。本書是一套中國文物知識的普及讀物,旨在為讀者提供和文物相關的基礎知識,,淺顯,、重要、準確,、全面,還涉及和文物有關的人和事,,富有趣味性,。全套十冊,每冊介紹一類文物,,分為石器,、陶器、青銅器,、瓷器,、漆器、金銀器,、書法,、繪畫、玉器,、璽印各卷,。 |
|
《文物基礎知識讀本叢書》 |
發(fā)布時間:2014-06-18() 來源: 作者: 閱讀:109 |
中國文物豐富多彩、博大精深,,是青少年了解中國歷史文化,、體驗古人生活、領悟古代智慧最直觀,、最生動的媒介,。本書是一套中國文物知識的普及讀物,旨在為讀者提供和文物相關的基礎知識,,淺顯,、重要、準確,、全面,,還涉及和文物有關的人和事,富有趣味性,。全套十冊,,每冊介紹一類文物,分為石器、陶器,、青銅器,、瓷器、漆器,、金銀器,、書法、繪畫,、玉器,、璽印各卷。每冊選配經(jīng)典器物和相關歷史圖片100幅左右,。本書是青少年課堂學習有趣味調(diào)節(jié)和有價值的延伸,,是涵養(yǎng)品質(zhì)、陶冶情操,、豐富審美經(jīng)驗的生動讀物,,是一座紙上博物館。 |
|
上頁12下頁第1頁 | 共2頁 | 每頁顯示20條記錄 | 共22條記錄
|